圍觀135萬買4.4平米學區房,買房還是買“坑”?圖片源自網絡
 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各地房價出現環比下降態勢,但一些地方的學區房卻成為“房堅強”,逆勢上漲,甚至供不應求,從炒房變成炒“期權”。記者在北京等地採訪發現,有人花135萬買個4.4平方米的房子,根本不能住,只為給上學買個進門證。即便如此,仍一“坑”難求。
  (11月10日新華網)
  調侃:
  去哈佛劍橋旁買房
  ONIME NO KYO:現在的丈母娘無法推動房價,只能靠學區房了。
  /ka偉:個人建議,去哈佛和劍橋學校旁買房。
  質疑:
  是否會是一場炒作?
  天道酬勤1:能否採訪一下當事人,再讓大家看看4平方米房間。4平方米就廁所那麼大,這樣的房子有房產證嗎?
  漁樂圈:有4.4平方米一套的房嗎?廁所呢?廚房呢?還一套?大約要30萬元一平方米,有可能嗎?
  陽光的冷:孩子優秀讀哪裡都優秀、難道好學校出來後都是人才嗎?
  舉報波:建的4.4平米的房子是讓人住的嗎?為了錢,這些無良開發商可真是想盡辦法!
  晴朗天空:這樣的教育風氣還能教育培養好的人才?
  歡樂時刻:如果不是孩子上好學校報名難,哪來的高價學區房!
  精算:
  千萬不要最後接棒
  失去的記憶:只要相信學區房不會跌,那任何位置買都是合算的。現在135萬元買入,6年後180萬元賣出,還能讓孩子讀個好學校,誰都願意。但千萬別成為最後一棒接手者。
  胡思不亂寫:購房的代價:在北京買套100平方米總價300萬的房的代價:①農民:種三畝地每畝純收入400元,要從唐朝開始至今才能湊齊;②工人:每月工資2500元需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上班至今;③白領:年薪6萬,需從1960年上班就拿這麼多錢至今不吃不喝。
  同意:
 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
  馬背上的水手:商品社會,這很正常,你感覺值就花。
  舉報吉祥如意:為人父母的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女以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,花135萬買4.4平方米的房讓孩子入學,我很佩服。
  深圳市網友:高價買房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。口袋有錢,哪個學校不能上,學區房是小問題,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是事。
  感慨:
  優質教育太昂貴了
  舉報愚人:現在優質教育太昂貴了!養個孩子不只是管吃喝拉撒就行,單單教育費用都讓普通工薪階層難以承受。我的同事聊天時都說,不補課不行,別的孩子都在補;不買房不行,那個學校利於孩子學習;不送禮不行,別人都送了,老師會看不起自己孩子的。
  人事風景:難道有關部門不覺得這是一種羞恥嗎?本來小孩上學是一種基本權利,現在卻變成一種金錢的游戲!
  分析:
  教育資源分配不公
  也就隨便說說而已:主要有三個原因:首先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;二是家長盲目跟風。學校之間的教育質量的確有差別,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,尤其是同一城市公辦學校之間的差別不會太大。作為一名曾經是老師的我告訴大家,選擇所謂的名校,不如選擇普通學校的骨幹教師;三是地產商惡意炒作。
  點評
  科學的教師流動機制
  可促進教育資源均衡
  木須蟲:教育均衡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促進教育均衡根本在於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,消除校際之間的差別。遺憾的是,教育均衡喊了這麼多年,只見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,倒是防止擇校的措施出台了一茬又一茬。其實,消除校際差別並不缺少技術手段,教育均衡包含設施條件的均等化和師資力量的均等化,其中師資力量的均等化比教育的硬件更重要。也就是說,建立教師普遍和合理的流動機制,才是撬動教育公平的最有效、最有力的杠桿,也只有教師隨機合理的分佈,才可以有效解決家長對學校選擇的糾結。
  科學的教師流動機制並不缺少成功的範例,比如日本將其確定為法定的制度,義務教育階段所有教師定期流動換崗,平均每年的流動率達到16%。
  近些年,國內的一些地方也開展了教師流動的試點,只是這些試點僅僅是淺嘗輒止的“創新”,而非著眼從利益的調整上破局,解決制度與機制的問題,效果不過停留於制度條文的層面。
  其實,促進教育均衡真正缺少的是內生動力。“名校獨大”是教育功利化的結果,高考“唯分數”決定了教育資源差異化單向堆積,形成了類似體育的“舉國體制”,容不得用資源的“中數”來進行一場“田忌賽馬”的競爭。教育均衡與高考制度打斷骨頭連著筋,促進教育均衡,需要頂層改革。
  (專題整理 大汗 感謝網易騰訊網友)  (原標題:135萬買4.4平米學區房,買房還是買“坑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s57osbou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